艺考指导:给考生“打气”也需要艺术
2023-06-30 09:20:45
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考不同。随着高考临近,许多家长向单位请假,专职陪孩子备考,有的家长甚至出现了焦虑烦躁、寝食难安的“考前综合症”。
在考前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一定要比孩子更加冷静,多给予鼓励、少唠叨,尽量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力争考出佳绩。
不要以分数决定一切
部分家长关注高考,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成绩,一切以成绩好坏来衡量孩子的复习。其实家长的这种行为百害无一益,不仅不能帮助考生排解压力、安心备考,而且容易让考生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最终影响到复习的效率。
考生的成绩有波动,存在着必然和偶然的规律,家长要学会用智慧去帮助考生理性分析成绩波动的原因,不要动不动就埋怨孩子、猜疑孩子,这样将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
我们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值,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优秀的考生更不能说“你一定要考上一本重点大学,否则就是失败”之类的话,而是要帮助孩子适当降低高考目标,培养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悲观情绪。如果孩子一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过于夸大失败,让孩子沉浸在自责中不能自拔,而是要积极鼓励孩子面对现实,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从中享受学习过程,而不是单纯只看重成绩。
每天鼓励多一点
从心理学上分析,考前焦虑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鼓励的话语要常挂嘴边,最好每天都与孩子说一些“你一定行”、“不要累着了”等温馨鼓励的话语,这样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化解复习的苦闷和考前焦虑带来的压力。
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考生和家长的心志和素质的历练。实践证明,冲刺阶段,心理集中对考生复习备考尤其重要,考生此时的心理特别敏感,怕受到干扰,怕家长对其不信任,怕高考考不好会对不起家长。因此,家长首先要跟考生沟通,告诉孩子“只要你努力付出,无论高考成绩如何,尽力就行。”家长这种主动交底的沟通,往往能让考生感觉吃上“定心丸”,减少考生的心理压力。反之,如果家长在考前还是像平时一样唠唠叨叨,反复强调“你一定要改变马虎的习惯,否则一分之差,千人之后”等话语,反而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顺其自然当好助手
大部分的高三学生都希望家长在冲刺阶段不要搞特殊化,多给自己一些自由的空间,更不要拿别人与自己相比较,最好像平时一样安排饮食起居,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家长提前请假陪考对考生未必是一件好事,建议家长像平时一样,对待工作、家庭和孩子在饮食起居上,不要刻意每天安排丰富的饭菜,只要保证考生日常的营养供应就行。另外,如果考生学习疲惫了,适当上网或看看电视,父母不要刻意去纠正或中断其放松、休息的方式。
建议家长在考前备考和高考期间,尽量减少应酬和在家会客的时间,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单独为考生准备一个房间,尽量在孩子复习功课时不要去打扰。在学习之余,多与孩子聊聊天,散散步,对孩子的日常起居千万不要大包大揽,孩子的日常生活尽量让其自己处理,比如倒水、洗衣服等等。
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
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不是到考试期间或考试前二三天做做样子就行,它需要考生和家长落实到考前备考的每一天,因此,在最后十天的备考中,家长要督促或帮助孩子做好每天的心理辅导功课。
“心理调节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每天都保持愉悦的心态,这样孩子的复习效率较高,自信心也会随之日增。”因此,家长要清楚自己的孩子能力有多高,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订出每天的复习计划和作息时间表,调整好孩子的“高考生物钟”,让孩子每天完成既定计划并享受其中的快乐过程。但是,复习计划不宜过高,否则会让孩子产生紧张、疲劳、厌烦的心态,影响到复习的效率。
在心态的调节上,建议考生和家长每天多聊一些让考生感觉心情愉悦的往事或对人生前景的美好展望,最好将这些美好的片段用简明扼要的话语记录下来,制成卡片,每天在睡前浏览一遍。再者,考生也可以在学习之余或睡前,自己对自己说一些鼓励的心理暗示话语,增强自己的备考信心。
最后,家长在家中备一个家庭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感冒或肠胃不适等情况,服点药就可以解决的,没必要上医院。建议考生在考前和考试期间不要做一些剧烈或危险的运动,防止受伤。
最新高考知识
-
音乐类艺考内容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3-07-19 -
编导艺考大概要花多少钱?
发布日期:2023-07-19 -
播音艺考服装要求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3-07-19 -
播音主持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发布日期:2023-07-19 -
艺考编导专业对外形有要求吗?
发布日期:2023-07-19